什么是丑闻?丑闻就是见不得人的新闻,就是阻碍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绊脚石。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创造出良好的产业,才能把中国的信息产业引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回顾2005年,本刊从中挑选出极具代表性的丑闻加以点评和剖析,表明立场,引发产业界的关注,激发读者的思考。
1、戴尔遭遇“邮件门”事件。
时间:2005年4月;地点:北京、美国;人物:戴尔、柳传志。
事件回放:“我只是从ibm未来的前景来看,并不是攻击竞争对手。大家都知道,联想是一家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最近刚刚收购ibm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业务。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联想与ibm的交易,但大家必须明白一点,人们为ibm产品所花的每一美元,都将直接支持或资助中国政府。您好好考虑一下吧。”
这封邮件是戴尔美国一位销售经理与其所公关的目标客户之间的往来信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轩然大波。“一个严肃的企业不应该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要做严肃的事情。”当柳传志第一次以非执行董事身份参加联想2004财年财报发布会的时候,以如此严厉的口吻对戴尔早先以非正常手段营销的做法提出批评。截至2005年6月3日14时,超过十一万网民参与了有关此事的在线调查。其中十万名接受调查的网友表示戴尔员工与新联想争夺客户中的“邮件门”行为“严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
对此,联想集团新闻发言人发表3点看法:1、近两个月来联想不断听到其美国销售团队反映类似情况,对于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戴尔公司的这种做法,联想深表遗憾;2、作为一家国际知名企业,(戴尔)应当尊重基本的商业准则,尊重各个国家的政府及企业,公平竞争;3、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新联想非常有信心面对各种挑战,会凭借实力竞争,遵守商业准则,新联想会向全球客户证明自己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5月31日“邮件门”第三天,戴尔发布声明,没有提到联想二字,也没有道歉的表态。该声明表示:“(戴尔员工)该言论绝不代表公司的立场”、“对于该员工的行为及此事,公司目前正在严肃认真地处理。”
事实上,在一纸声明后,戴尔就抛出了“三不论”:戴尔不准备再发表任何声明,对于员工的处理结果也不会对外透露,也不准备以公司名义作出任何道歉。但未提到处理结果。自始至终,戴尔强调最多的是,一贯致力于中国长期投资和发展,与中国政府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大篇幅叙述了戴尔对中国的投资力度。
事件点评:最让人气愤的不是堂堂戴尔为何做出这样的丑行,而是其死不认罪的本性。当然,对一家被业界称为“文化沙漠”的企业来说,要他承认自己的错,可能还得慢慢培养相关意识。
戴尔也是食人间烟火长大,所以商业丑闻不会远离它,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它的发展史中偶有发生也就好理解了。但自称进入中年的戴尔毕竟与少年时期不同,作为
世界知名的计算机制造企业,戴尔使用泼皮式的无赖伎俩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在美国,政治和商业得不到区分,在中国是否也应该如此?难怪有网友直言,戴尔的这
种行为是在向中国政府示威,向联想发出了不公平竞争的挑战书。
也许戴尔此举本想争取一些原ibm的客户,争夺一些原本属于他人的市场份额。企业逐利本来无可厚非,但其此次行事方式确实极为不妥。这样换来的后果是可能失去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其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形象也受到严重损害。
有人说,商业无情,而从戴尔“邮件门”事件,或许我们应该加上一句“还要不择一切手段”可能会更准确。作为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应当遵守基本的商业准则,
尊重各个国家的政府及企业,公平竞争。作为一个国际顶级的pc企业,戴尔本应该有着行业老大从容应对的“儒雅风范”,可是从其声明中,我们很难读得出些许诚意。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联想需要警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警惕,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在适当的时候还要会“以牙还牙”。这就是戴尔“邮件门”事件教育人们的道理。
2、索尼中国公司被行政处罚
时间:2005年12月;地点:北京;人物: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事件回放:12月22日,在对北京市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单位上报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大规模的统计执法检查后,北京市统计局对在经济普查中提供虚假普查资料的单位予以曝光,并对相关单位作出了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累计罚款金额达233.7万元。索尼(中国)以瞒报18亿元销售额高居榜首。
其中,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指标瞒报598万元;《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经营情况》中“商品销售总额”指标瞒报18亿元。“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指标上报空项是由于企业不提取福利费,漏报直接在费用中列支的福利费;“商品销售总额”指标填报的是不含税的收入,漏报增值税。对此,有关部门对索尼作出了警告,并罚款3万元。这3万元的罚款只是统计局针对“经济普查瞒报”这一事件进行的罚款,并没有牵涉到索尼的税务问题。
事后,索尼发表声明称,2005年初填报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报表(批发和零售业经营状况表和财务状况表)时,由于不了解公司已经缴纳的增值税和某些福利支出也需要填报在相关统计项目中,使得报表上体现出少报销售额(即增值税额)18亿元和应付福利费598万元的情况。但公司绝不是有意“瞒报”。发现此问题之后,公司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总结,并已于2005年5月8日派公司相关的负责人员携带说明材料,正式到北京市统计局检查大队,向相关统计局的领导进行解释。
2005年6月末,我们收到了6月22日签发的《北京市统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已在短时间内支付了3万元的罚款。
事件点评:索尼中国今年“好事”不断,先有“问题相机”浮出水面,又有“虚假做账”吸引眼球,看来企业诚信建设才是索尼目前最需要补的课。而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是,凭借索尼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名头,怎么可能一年之内在“诚信”问题上接二连三地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在全中国的民众面前上演了一出“变脸”的好戏。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向来知书达理、循规蹈矩的日本人绝不会没听说过这句话。可是怎么植根中国,在从中国市场大把赚钱的世界名牌索尼居然就在“无意中忘了”要正常申报销售额呢?那么,让我们姑且本着泱泱中华向来与人为善的心理,相信索尼是真的“无意瞒报”吧,不禁又要对这家国际品牌的管理体系提出质疑。
是因为员工均为日籍人士,不了解中国法规,甚至不识中文么,还是因为处理“问题相机”事件乱了阵脚,顾不上申报纳税?亦或是所聘用的会计师水平有限,连增值税和福利支出是否需要申报也“稀里糊涂”……可我们不禁还要质疑,如果是水平有限,为什么不见多报多缴而只见漏报少缴呢?瞧这算盘打得可够精的:收入要多多益善,支出则要尽量避免,能少报就少报,能不报就不报,难怪索尼能在竞争惨烈的电器市场异军突起,原来凭的就是不讲诚信这一“绝招”!
可是如此赫赫有名、世界顶级的国际大公司,怎么不见在欧美市场上传出如此丑闻?怎么偏在中国大地上就晕头转向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了呢?莫非是中国人太善良太有钱太易骗了,所以只顾上大把捞钱而忘了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了?或者是诚信原本不是根植于索尼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而只是一块红红的、看菜下饭的遮羞布?
3、日系相机在华陷入信誉危机
时间:2005年10月;地点:北京;人物:日系厂商。
事件回放:2005年10月3日一条来自索尼公司的公告将一场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推向整个日本数码相机行业。该公告称,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间索尼生产的ccd(数码摄照产品的核心部件)存在瑕疵,并对中国用户发出维修通知。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ccd供应商之一,几乎所有日系品牌的数码相机都有从索尼获得的ccd部件,从而引发索尼、佳能、尼康、富士、理光、柯尼卡美能达、奥林巴斯7家日本数码相机生产企业纷纷卷入“问题相机”事件。
据索尼提供的事故缘由,设在日本九州的索尼ccd生产线,在生产工艺的改进过程中调整了引线接合设备的设定,从而影响了引线与电极进行复合焊接的稳定性。进而,引起碘化合物粘合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老化,使焊点虚焊或脱落,最终造成了影像抖动、黑屏,甚至操控系统瘫痪等质量隐患。2005年10月中旬,受此拖累,日系数码相机企业的70多款产品几乎集体被拖下水。由于日系厂商一直垄断着中国相关市场90%以上的份额,而且问题产品绝大多数已流入社会,曾雄霸中国甚至全球数码相机市场的日系企业在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事件点评:2005年,绝对可以称为日系产品在中国市场大溃败的一年。
日本产品得以通行全球市场的原因是“质量过硬”,但这次日系数码相机厂商在中国集体犯事,他们的“护身符”开始失效。不明白的是,日本人对“质量就是生命”应该最有切肤之感,但为何独在中国市场,一系列的数码相机被发现问题严重?
以前有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内有文章指称日本严重歧视中国市场:生产出来的一流产品出口欧美市场,二流产品留为自用,三流产品输往中国。
当时这样的观点没能引发社会共鸣,但也足以为日本企业敲响了质量下滑的警钟,可惜有些日企尚不自知。如今,日本企业在华处境微妙,中日关系长期“政冷经热”的局面,将可能因此而变成“政冷经也冷”。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一切责任依然应该由日本人承担。
就像二战后的中国军民表现出来的宽容,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始终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日货。事实上,在少数激进派叫嚣“抵制日货”的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抛弃了政治偏见,他们依然表现出相信日系产品。而最终,中国消费者再度受到蒙蔽。
日本企业还应该受到指责的是,面对欧美消费者的退货要求,表现出“哈巴狗”似的摇头摆尾,乐此不疲;而对中方的呼吁,却俨然一副“此门不开”的霸道行径。
中国经济在成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在成长,如果日本企业还认为他们的消费观幼稚的话,那将是日本企业在“画地为牢”。
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奥古斯丁对危机处理有一个精辟概括:“说真话,立即说。”日本人一向是高眼看美国人,因而美国人的至理名言也应被日本企业奉为至尊。所以,日本企业应把奥古斯丁的话作为危机公关的总原则,敢于及时剖析自己和承认错误。那些在危机发生后盛气凌人,或者遮遮掩掩,忽视消费者感受的行为,因无法取得消费者的理解和信任,而最终失去中国消费者。
日本企业,该是端正态度的时候了。
4、南方高科乱担保终无好下场
时间:2005年6月24日;地点:广州;人物:陈震。
事件回放:由于广州高昂的生产成本,南方高科曾在2003年计划以2000万美元在成本相对低廉的长沙地区选址建厂。但2004年国产手机厂商遭遇“雪崩”,南方高科也未能幸免,于是放弃了长沙建厂的计划。但在规划建厂的过程中,南方高科和长沙某家银行及经销商之间签订了三方承兑的合同。根据传统的“三方承兑模式”,由银行先按进货总额给厂家开出承兑汇票,但南方高科长沙厂流产,加上公司资金链紧张、开工不足,虽然拿了银行的货款,却发不出货来。由此背上一笔债务。2005年,该银行以此上诉至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2005年6月24日,南方高科的手机生产线和仓库被法院查封。该公司在广州的厂房全部关闭,生产由此陷入停滞。
此前已有迹象表明,南方高科出现了资金链紧绷。2004年12月,广州市开发区投资公司宣布将分批注入1亿元至3亿元资金,用于进一步提升南方高科的研发实力和生产制造能力及海外市场的拓展。但这一笔协议资金实际到位的仅有8500万元。在资金饥渴的巨大压力下,南方高科研发、管理和销售人员大批离职,并导致其cdma产业大幅瘫痪。
通过人民银行信贷查询系统可以确凿知晓:南方高科欠款涉及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8家银行,总计13亿多元(广州以外银行欠款仅有七八千万元)。另外,南方高科拖欠经销商货款至少在2亿以上。
据了解,南方高科与广州本地的银行彼此之间曾结成了一个“君子协定”,大家都不动南方高科,以避免南方高科彻底崩盘,导致大家都拿不到钱的局面。但没有想到的是,南方高科最终没有逃过此劫,资金链条断裂的危机一触即发,最终在这上面摔了跟头。
事件点评:2005年的南方高科,犹如狂风暴雨下的一道残焰,还来不及做点什么,就被粗暴地扼杀。而看似辉煌的南方高科现在已是“一地鸡毛”。
南方高科的死,与“软件骗子”托普的死如出一辙。托普上演了2004年软件界的最大丑闻,南方高科的故事也无愧为2005年手机市场的“大事件”。
作为南方高科的掌门人,陈震最后留下的一幕是“猎豹行动”计划前昔的激情一刻,而现在看来这像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南方高科是成也资金,败也资金,充足的资金对企业发展起到的作用也呈正反两方面。曾经扬言要争取进入国内手机市场前三,并一度跻身国内信息产业前50强的南方高科,居然会被2000万元的欠款拉下马来。
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国产手机厂商曾发明了不少颇具“创新性”的短期融资办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承兑汇票。这种三方承兑一般都是厂商先从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然后为经销商提供信用担保,帮助其从银行获得贷款,经销商再转手将贷款变成货款交付给厂商。由于承兑汇票有着用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取得全额贷款的优势,因此受到资金匮乏的国产厂商欢迎。
南方高科运作停顿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家外地银行发难,但从本质上讲,市场压力才是导致这一幕发生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来自市场方面的数据显示,南方高科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这对一向资金短缺的南方高科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过商业就是商业,没有什么理由可讲,债主才不管你什么原因而无法还钱呢!所以当南方高科身临困境时,就像墙倒众人推一样,加剧了资金困境,几乎把南方高科逼到了绝境。
5、evd所有者被投资方告上法庭
时间:2005年11~12月;地点:北京;人物:张宝全、郝杰。
事件回放:2005年11月29日,evd标准的拥有者——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阜国”)相当低调地与英国国际数字存储领域巨头newmediumenterprises(下称“nme”)签署了“股权交换协议”。根据该协议,nme将通过公司约40%的股权及850万美元资金换取北京阜国69.09%的股权。然而出乎双方的意料,此协议不但没有达到之前预期的效果,反而招来阜国“卖国”的非议。由于evd此前的最大投资方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对签约之事并不知情,双方在一番激烈的口水战之后,最终诉诸公堂。张宝全向法院提请财产诉讼保全,阜国数字公司的账户一度被悉数查封。evd的身份所属成为阜国与nme交叉股权事件的焦点。
当阜国与nme交叉股权事件愈演愈烈时,也就越来越暴露出今典集团跟阜国的关系已经今非昔比。今年11月初,张宝全签发了“关于吴晓岚等人员职务工资暂缓发放的通知”。该通知称:公司审计工作已近尾声,从目前审计结果看,公司存在严重经营管理问题,鉴于此,公司原总裁吴晓岚等人员职务工资暂缓发放,先行按照北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其他职务工资待其配合审计结束后,再行通知。
据了解,由于怀疑与阜国合资的今典环球公司财务存在问题,早在阜国数字宣布获英国nme公司850万美元完成国际融资前,张宝全就已将阜国数字告上法庭,并向法院提请财产“诉前保全”,查封了阜国的账户。
事件点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用崔健的一句歌词来形容当前的evd形势倒颇显贴切。
说实话,人们很难将阜国与张宝全今天的反目,与当初双方10分钟的“一见钟情”联系起来。正所谓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但在这个时候出现这种局面,不怪张宝全是个老江湖,实在应该怪北京阜国自己出了一个损人不利己的阴招:为盗版打开了通道。
evdpc版的公布确实会对张宝全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因为只要消费者购买一张evd正版盘,就可实现网上观看。郝杰的这一招足可以让他在evd内容渠道上投入的几千万资金付诸东流。而且,耐人寻味的是,盛世龙田播放软件的公布选择在北京阜国和今典集团发生激烈争吵的时候,大有故意戏弄、刺激张宝全之意,还能让人品味出几分挑衅。这是准备建立电影院线、在全国以加盟方式构建娱乐王国的张宝全绝对不能容忍的。难怪张宝全这么心疼。
阜国数字与张宝全这种投资方与所有者的纷争,也是不难理解,但却凸显了中国标准发展过程中的尴尬。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行业或企业角度看,我国目前都缺少“标准文化”。而“标准文化”的核心是,在公平、公正的平台上,如何保证参与标准的不同利益人获得共进、共容、共发展。
“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在共同努力促成evd成为国家推荐标准后,双方最终走向公堂。也许从商业角度看,这个结果是必然的。但是从标准本身来说,双方在不同程度上都伤害了evd。
6、东芝大连公司员工罢工
时间:2005年7月;地点:大连;人物:东芝大连有限公司员工。
事件回放:大连日资企业罢工风潮,最早由东芝大连有限公司500多名员工于2005年7月27日发起。罢工起因是大连劳动监察部门发现东芝公司有员工每月加班超过《劳动法》规定的36个小时的现象,于是给该公司下达了“整改通知”。但东芝公司为了不降低产能,提高了生产线的速度,将每一个工作流程由20秒压缩为14秒。劳动时间虽然缩短,但劳动强度随之增强。原先需要加班才能干完的活,现在压缩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他们无法按时完成,而且“取消”加班后,员工薪水降低。一些生产线很快出现产品积压情况,日方课长对此表示不满。于是,有员工表示,他们将以罢工抗议。7月27日,东芝公司一个生产马达的流水线停工,该车间数百员工罢工,提出要涨工资。闻讯赶来的日本管理人员宣称,将解雇参与者重新招人。双方形成对峙。3小时后,全厂停工。罢工惊动当地政府,大连市开发区管委会与总工会开始介入协调双方被激化的矛盾。最后,日方妥协,同意每月增加工资150元,厂庆时每位员工奖励1000元,工人复工。
据了解,大连市职工平均年工资18709元,而开发区日资企业劳务工月薪只有500元左右,这个工资标准已保持了很长时间。日本电产基本工资是480元,今年涨到510元。一些小的日资企业,工人基本工资则在400元左右。他们必须通过没日没夜的加班才能获得较高收入。
事件点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昔日,马克思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预见到了在中国土地上曾经、现在和将要出现的淋淋血迹。
大连市职工平均月入1500元,可咱大连兄弟姐妹们就是要发扬国际无产阶级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为了东芝公司那区区500元把自己给卖了,生活再困难,也不想给企业添麻烦,争着抢着加班,以加班收入来填补生计。偏偏咱政府又这样体恤人民劳苦,规定企业不能让员工每个月加班超过36个小时。这下好了,加班收入没了,生活也更加困难了,咱就勒紧裤腰带,多休息以减少支出吧!可人家日本友人又不答应了:这么大的市场需要这么多的产品,东芝也是为了丰富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嘛!班可以不加,产量却一个不能少,只是“无意”忽略或遗忘了一个重要问题:劳动强度增加了,月收入仅500元的工人是否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足够的工作体力来维持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实在不能完成工作了,面对日方管理人员的责难,勤劳善良的中国劳动人民别无他法,只好选择罢工,以争取合理的收入和劳动强度。“这样低的工资标准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所以就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当习惯一旦被小绵羊一样的工人兄弟们打破时,资本家大惊,继而震怒:将解雇参与者重新招人!
兔子逼急了也咬人,小绵羊刹时成了母大虫,继续罢工!万般无奈之下,终于松口放血。咱可爱的工人兄弟们决定复工了,可俺心里这个憋气呵:靠一天21块钱,如何维持生活的必需呵?!咱中国是人多,可决不是任人宰割的廉价劳动力!无产阶级兄弟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向纽约大罢工的工人兄弟们学习,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7、富士施乐在华“涉嫌”走私重案
时间:2005年10月;地点:上海、北京、深圳;人物:富士施乐。
事件回放:从2005年10月开始,富士施乐在中国的几个大客户纷纷向当地海关、工商部门进行举报,控告富士施乐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富士施乐”)存在重大走私嫌疑。该公司是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注册的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富士施乐是日本富士胶卷株式会社和美国施乐公司分别占75%和25%股份的合资企业。
据上海电脑打印机有限公司10月21日提交的举报信,自2000年6月开始,该公司陆续从富士施乐购买了价值人民币2000多万元的设备,产地均为日本。举报信举例称,dt6135高速黑白印刷系统(带有复印功能),按照海关规定,应作为复印机或印刷机申报,但富士施乐却将其报关为零关税的激光打印机,一台机器至少逃税近4.5万元人民币(税率9%,申报价值约人民币50万元),富士施乐进口了上百台这种机器。其他诸如dc2060、dc8000等彩色印刷机,富士施乐也依此法进行报关。同时对富士施乐提出举报的还有深圳正方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康文伟义印刷有限公司。
经由举报后,国家海关和工商部门分别介入调查。10月24日、26日,富士施乐分别向国内媒体发布了公开函件,称有关其涉嫌走私及超越经营范围操作的报道与事实不符。目前此案仍在审理之中。
事件点评:人不能保证一辈子不干一两件坏事,但在干坏事之前,一定要把最坏的后果想到,以备“东窗事发”之时,“金蝉脱壳”之用。当然,这是一个高科技高智商高技术的活儿,能者寥寥。所以,姑且不论富士施乐事件的最终审理结果如何,就事件而言,富士施乐千不该万不该,一不该得罪大客户,二不该把中国海关当傻蛋,三不该把走私当成像吃了饭抹嘴走人这么简单的事儿。
假走私也好,真走私也罢,为了商业利润,富士施乐在涉嫌走私的刀尖上跳起了华尔滋,可是他穿了可行走刀锋的舞鞋了吗?练就了金刚不坏的武艺了吗?结成了水泼不进的合作同盟了吗?都没有,所以才无奈地被拖上了被告席,在聚焦的水银灯下牵强地进行苍白无力的辩解。
从该事件的另一个侧面,可见富士施乐的客户关系维护得多么的差!不谈民族大义,中国人向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主儿,不到万不得已的份儿上,也不会主动检举揭发。而富士施乐得罪一家倒还罢了,偏是得罪了一帮手上握有铁证的客户,让人很难想像究竟是什么事才能让他的大客户不得不站出来,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让富士施乐得到相应的惩罚!
思来想去,也许只有一种可能可以勉强解释,那就是:富士施乐为富不仁,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与商业伙伴的共同富裕,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狠毒地榨取利润,欺负其客户。当这种不满被累积至极限时,火山爆发了,富士施乐被架上了烤炉。虽然其一再为自己做无罪辩解,但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嘴硬的鸭子也就无非看能硬到几时而已。
现实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触犯众怒!激起众怒的后果是严重的,结局是可怕的。无论富士施乐在这场熊熊怒火中如何维护自己业已不复存在的清白,被这场大火烧掉一层皮的结局看来是难以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