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海信收购科龙:我为科龙哭

科龙公司以冰箱起家,旗下品牌“容声冰箱”在国内曾经是绝对的第一品牌。产品质量之稳定性和消费者之良好口碑传播,也是公认的。“容声”这个品牌的质地,说实在,来自技术的严格追求,更来自多少年市场历史的扎实积累和沉淀,是如今多少仅依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建立市场销售和名声的企业不会再有了的那一种质地那一种品格。

“容声”之后,科龙公司又有了“科龙空调”。尽管科龙空调在品牌的传播调性上始终是较内在的,稳重的,与那种更热衷依凭张扬躁动的宣传方式建立自身形象和市场基础的某些同行品牌比照,很不一样。但科龙空调作为家电品牌,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我相信仍然是沉甸甸的。

按理说,有了这么实在的产品基础和品牌背景的企业是太有机会长足发展,是满可以大踏步向前进了的。

但到上世纪90年代末,科龙缔造人潘宁告退,王国端上任,科龙从此其实已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经徐铁峰,最后到顾雏军,我们眼睁睁看着它在不断堕落在日渐崩塌。多么好的企业就这样被当代这些所谓职业经理人肆意糟蹋和破坏。我说肆意,有我的依据。虽然,潘宁当初判人不准、用人不当也许才是导致科龙最后陷落的根源,但我们要看到,深层的背后更有某种国情所在,岂一潘宁一科龙了事!科龙这些年来不知造就了多少百万乃至千万富翁啊。其中的确是有凭业绩凭年薪富起来的,但更有不少只是依其蛀虫一样的“阴功”发家致富。问题是,如果真能为企业为公司创效益拓局面,即使“蚕食”企业,那还不妨默认。但事实恰恰相反。在中国往往是本事不大但深谙“潜规则”的人渔利最多。科龙公司尽管坐落市场经济尤为活跃的广东顺德,其政治性可是我观察到的即使在政治性很强的不少企业中也是了得的。可见,原因不一定只在大环境,更在小环境,更在“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种国情的具体化。

一个企业基础再好,品牌再强,倘如主掌人是个败家子或才能平庸,命运因此就很脆弱了。在中国建立一个品牌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不知为什么似乎与生俱来就过于缺乏某种真诚缺乏某种诚实。你要一个企业家忠实于自己,我始终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是比造长城更长远更艰难的一项工程。

症结就在这里。

如果说当代中国经济学界的现状实在令人惋惜,那末中国企业界和中国管理学界(包括mba教育)则总是使人感到与之有保持某个距离的很大的必要。由于国家大、人口众,经济自生自长的条件具备了,因此我们偌大的国度才有机会在惊人短的时间内造就如许多企业和企业家。但不能以为这都是企业家的本事。不,我们说,甚至根本不是。我们是被推动的,我们并没有推动经济。所以说现在还不会有真正的企业家,就很自然也很可理解的了。打个不太雅的比喻,中国现时的经济性质我就很想说它是一种“强奸经济”。中国经济当然还可以被看成是类似海绵的经济:比泡沫要强,可以挤。为什么中国企业家大多成长于很少接受高等系统教育的一般社会阶层?为什么高学历的人群供职再高最后也多半只是唯唯诺诺的“打工人”?我以为,中国目下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共生的关系,传授的和学到的文化知识与当今社会的运行根本是一种隔离甚至逆反,且不说人文培养的严重缺失导致的人的普遍退化。因此你如何期望教育的结果就是社会的需求?又怎么能要求mba或经管学科本科生和硕士生成为创业家和企业家?但这种状况是不能长此以往的。否则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就要成问题了。

提升企业家的视野和人格素养,加强产品的质量特别是保证延长使用周期,从而使我们的经济体扎扎实实,消费者与生产商真正形成市场经济的良性互动,无疑这都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企业现在的经营管理,在我看来多半还只是集体智慧的某个集合而已。中国人不缺机巧,不怎么善于学习,但很擅长模仿和抄袭。至于要说创新,过于奢侈了,真是从何谈起!至于形形色色的企业家、管理教授管理大师(还有所谓培训大师),那是因了具有见识不广、用心不多的职业大军垫了底的结果,常常也真只有中国人愿意自诩大师自封专家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因为什么?这里,我们的确还只是在很谨慎的评论,说这些人不够或不能诚实罢了。毕竟,总不能老批评国人只有愚蠢或愚昧吧。也不妨让我们顺便再看看“名人”出书的热潮:不也发觉其中原理也是如出一辙!我一直很感吃惊:究竟是怎么了呢,这些人是真不晓得自己是哪一块料呢还是的确有更大量的弱智人在甘心吹捧和迷信?否则那一些作者的那一些书又如何可能成型和出版?那一些“大师”和“名家”又怎么能够成名怎么能够扬扬得意?

回头再看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产品大多使用寿命周期短,也正是这个周期养活了不少甚至绝大多数企业。在这个意义上,我一直才说,中国经济尽管方兴未艾、增长速度超出西方一般市场经济认识,但它终究是虚弱的,中国经济是“海绵经济”,因而中国企业家也很难不是虚弱的。根基,还未必有。

科龙公司的企业基础大体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成长的,我以为它对自己曾经是颇为负责的。但后来管理人来得不是其人,私心太重又不懂管理,失去了的是对自己和对企业、对市场对消费者的忠实,于是走到今天这一步实是必然。

有人会问:难道海信收购科龙不是“名花有主”么?但有心的读者从上文的交代阐说中想必已猜到我回答的语气会很肯定:不,不是。不那么简单。

海信也许有收购科龙公司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基础,但并不具备经营管理它的才略,并不具备使它起死回生、欣欣向荣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精神!不,真的不具备。一个名牌企业购并另一名牌企业,能操控好双品牌运作的先例并不多见。况且品牌之为品牌盖出自其不可替代和难以复制的个性。品牌的管理只能延伸,不可纳入别个轨道的。我的预期是,最好,顶多双方能够保持个原状;更一般的情形,倒总是被收购一方的慢慢湮没和消沉,很少起色的。

确实,我为科龙哭,发自衷心,是有感而发,是基于某个大的了解后的忧心和担心。

但是,我内心在喊:科龙,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