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伊利“海啸”:问题高层背后的沉思

2004岁末伊利集团的"海啸",以五位高管的被拘而尘埃落定,时至今日己不是什么新闻了。一向酷爱炒作的媒体在了热闹了一阵之后,也渐渐冷却了下来。热闹是过去了,但是此事件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远不能止于此。

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可谓是丑闻不断。

2004年12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对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公司五名高层管理人员的经济问题正式进行立案调查。因涉嫌挪用公款,董事长郑俊怀、副董事长杨植琴、董事郭顺喜、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张显著及证券代表李永平等五人被刑事拘留。经过初步调查,2000年至2001年,伊利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等人未经董事会同意,先后挪用1590万元和1400万元分别给呼和浩特华世商贸有限公司和启元有限责任公司用于经营。而华世商贸公司是伊利公司的第五大股东,它是由郑俊怀、杨挂琴等人以亲属名义注册的私人企业;而启元公司企业法人就是董事长郑俊怀;

2004年11月30日,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因为涉嫌盗取公司资金4800多万,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

2004年12月8日,新加坡警方拘捕了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总裁陈久霖,原因是陈久霖领导的公司因投机石油期货导致巨额亏损。经初步调查,陈久霖没有经过总公司的批准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期权交易,由于操作失误,几个月内使公司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使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为严重资不抵债,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

除此之外,金正数码科技原董事长万平涉嫌挪用公款案,深圳石化原董市长陈勇床涉嫌娜用公款案,健力宝集团30多名中高层领导被解职事件等30多起上市公司丑闻都在2004年发生。

2005年新年伊始,证券市场又开出了行政处罚的第一单。上市仅8年、却连续6年财务造假、挪用3.8亿募资进行证券投资、虚构2亿元募资项目,合肥丰乐种业的种种劣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一连串的“事件”表明:上市公司“决裁信用”已危机四伏,重建“决裁诚信”已迫在眉睫。重建“总裁诚信”不仅需要不断完善市场制度、严格执行市场规则,还需要总裁们真正树立起“股东价值”的观念。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所批评的:“这些高层经理人员把股市看作一个圈子钱的场所,而没有意识到应当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为己任。”

但是,将这一系列的丑闻完全归罪于“出事”的上市公司,完全归罪于这些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显然是不公平的。正如政界的反腐风暴,如果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完全归因于某些政府官员的不能廉洁自律,同样有失偏颇。诚然,政府官员的廉洁自律有利于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但是这终究不是治本之术。我们不能忘记,失去监督的权力必须滋生腐败,产生腐败现象的真正根源还是体制原因。同理,失去监督的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频频出现的丑闻事件也有其深刻的体制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早已于1998年12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全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在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职责:……(二)依法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时行督管理;(三)依法对证券行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以及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法律不可谓不细,但是执行情况又如何呢?

创维事件发生后,曾有媒体称,这一事件如果发生在内地,肯定没有人把当回事,最多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以罚款了事,而且主要是针对企业。

中国国情告诉我们,中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量数是计划经济下配额制的产物,各级各地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利益代言人,更多的时候他们不仅仅以企业的面目出现,而且还是各种行政力量纠缠的“怪胎”。正是这种原因,几年前就出现了类似郑百文、大庆联谊、康赛集团等一大批所谓的上市公司;正是这种原因,致使各种行政力量为确保所谓的“壳”资源而自欺欺人不惜以政府的声誉作赌注甚至牺牲纳税人的利益为“垃圾股”作重组文章;也正是这种原因,迫使中国证监会无法在现有的行政框架中行使市场监管的职能,“以罚代管”使《证监法》成为一种摆设。

其实,伊利集团高管挪用资金的手段并不复杂,其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包括两部门:一是用对外声称购买国债的资金达到其他目的,最终转移到少数几名高管名下;二是利用伊利托管国营八拜奶牛场及为其贷款担保的便利,将其所贷款项转至几人的私人企业华世商贸,用于为其自然人股东购买伊利股权。这些事实,如果证券蜂蜜部门及时进行监管,事情就可能被及时发现并制止。另外,被拘的郭顺喜是呼和浩特市八拜奶牛场的法人代表。有知情人士透露,被拘的五人关系非同寻常,郭顺喜控制的事业部中一些设备都是郭和郑的儿子、亲戚购买的;郑俊怀几次想弄掉郭,但都没有成功,就是因为郭陷得太深。所说,郭顺喜和郑的太太关系非常好,把郑的亲戚、郑太太的亲戚都全部队搞定,完全扎到那个利益集团里。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小集团利益如此猖獗,为什么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就的注意?

当然,伊利事件的最先介入者还是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7月21日,公司接到中国证监会通知,证监会宣布对伊利进行立案调查时,郑俊怀说:这很正常,惟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上对伊利的各种传言搞清楚,一切由证监会说了算,这也是给企业一个说清楚的机会呀,我希望这个调查来得越早越好,调查结果出得越早越好。

现在,调查结束了,郑俊怀却被抓了。这不能不让人想,2004年3月发生于西安的“宝马事件”中某些领导人“以人头担保没有作假”的做派。

也许上市公司丑闻的被披露,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未偿不是一件好事。尽管由于高层管理者出现问题而导致企业一蹶不振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但对于像伊利集团这样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相应完备的现代企业体系的上市公司来说,高管的问题与企业的发展却呈现出“汤是汤,水是水”的态势。而且对少数高管的处理,不仅清除了企业股体上的“毒瘤”,使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更为完善、信息披露更为透明,也将使后任有了前车之鉴,更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伊利股份的市场波动即能说明这一点:12月20日,伊利股份开盘即跌停,股标随之停牌。在22日公司发布澄清公告之后,伊利股份恢复交易,开盘又打至跌停。正当大家以为伊利不会有什么起色的时候,盘中突现大手笔买单,将伊利股份从跌停拉到红盘报收。之所以出现这一奇迹,如果排除不为外人所知的幕后原因,这正说明还有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被非法侵占的公司资金有望陆续流回;公司mbo(经理层融资收购)被叫停后不会再发生;至少在今后两年中公司将放弃本无必要的融资计划。

同时,对于少数高管的处理,也正表明了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正越来越强。那么,就让我们共同期盼:让监管的风暴来得更猛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