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二届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开展,由于上一届展会创造了3天成交2.5亿元的惊人成交额,今年许多品牌不请自来,参展品牌数由上届的40个增加到70多个,且均为国际豪门品牌。11月2日,中国奢侈品峰会就要开幕,全球奢侈品行业先驱将扎推上海,审视与权衡市场发展策略。
依靠着国内富豪的强大购买力,上海俨然已成为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的重要展厅。但和上届奢侈品峰会一样,与会豪门中难觅中国企业的身影。
但“中国制造”并非与奢侈品无缘,中国企业家正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原创、代工和并购三种途经,哪一种能让中国更接近这一社会终极“欲望”。
代工:代作嫁衣还是品牌预习?
在众多的探索中,“中国造奢侈品”似乎是与“中国奢侈品”最接近的一个名词。为国外品牌代工,成为了最多中国公司的选择,因为这似乎更“容易”。
杭州盛宏服装有限公司是意大利名牌giorgio armani、motive、vest、angloe、l.m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制造商。这些服装中,一件不起眼的轻质棉外套,售价就约为650欧元。
“如果意大利北部地区可以依靠当地工匠的手艺来建立他们的奢侈品产业,那么杭州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类似的优势。杭州在丝绸刺绣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盛宏服装就雇佣周边村庄的妇女做缝纫工。”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
但是,“给别人代工是做别人想要的,有了自己的品牌我就可以真正做我想要的了。”现在的盛宏总裁盛梅已经不满足仅仅为他人做代工了,她拥有了自己的服装品牌—sun divina。为此盛梅组建了新的团队,两位来自意大利的顶极设计师负责服装的版型和款式,国内的四位设计师则主要负责在设计中注入东方元素。
但现在最棘手的困难是:“国内高档商场觉得国内品牌比较低档,一开始的进展很有难度。”盛梅说。
并购:最直接的解决之道?
近年来,全球奢侈品市场收购兼并此起彼伏。收购与兼并是否可能成为中国投资家把知名奢侈品品牌纳入旗下的捷径?
今年年初,中国著名制鞋企业红蜻蜓集团传出消息,正在与一家拥有“意大利百年历史”的名牌企业洽谈并购事宜,并已签订意向书。
进入奢侈品登高端领域的冲动并非仅仅限于服饰业,自主汽车业的高端品牌海外并购战早就开始。2004年12月,上汽出资6700万英镑购买了罗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2005年7月南汽以5300万英镑购得罗孚剩余资产。罗孚原本是英国皇室用车的专用制造厂商。
但是,通过并购成就中国自己奢侈品品牌的道路仍然艰难。
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袁岳对此阐述道:“奢侈品就是那些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最大化的商品。目前,国产高价货在无形价值方面的开发还很有限,尽管在制造水平方面,许多‘中国制造’已经开始赶超‘意大利制造’或者‘法国制造’。”
所以有业内人士怀疑,红蜻蜓即使并购意大利品牌,对奢侈品市场的开拓仍然将是从零开始。
而红蜻蜓掌门人钱金波也曾向当地媒体表示:红蜻蜓是否将用这个意大利品牌推出奢侈品品牌还不好说。“当然,如果用自己品牌去推,花费的时间肯定会更长些。”
同样,虽然上汽和南汽收购了代表罗孚最高工艺水平的有形资产,但组建自己的高端品牌汽车,仍需重新做“归零思考”。
原创:挑战奢侈品消费心理?
有人在接单,有人在收购,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创造。
中国不乏价值连城的香烟与白酒,但真正的奢侈品需要文化滋养。也许艺术不是奢侈品,但奢侈品一定与艺术有关。
1998年,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创立layefe服饰服饰品牌,首先在上海和纽约同时注册。特别在上海,逸飞服饰的专卖店开设在梅陇镇广场、华亭伊势丹等顶级购物中心,逸飞品牌与其他世界名牌平起平坐。
与陈逸飞相似,另一位上海青年艺术家蒋琼耳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琼耳”,在苏州河的河畔开创了两个新的展示空间,其最新的首饰作品和最具大胆创意的艺术设计,价格不菲。
但他们要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国人自己对“中国制造”奢侈品的怀疑。
“当中国顾客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他们期盼的是西方的品质。我们品牌的神秘性与产地是紧密相连的。”prada的总裁百特尼(patrizio bertelli)表示。
在中国,奢侈品牌要传达一种高人一等的生活方式,一种前卫西化的生活观念。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死磕“奢侈化等于欧美化”的观念,中国企业的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