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域名投资类欺诈及识别方法

域名投资类欺诈范围较广,在国内,常见的形式有域名欺诈、网络关键词欺诈以及短信关键词欺诈等。在接到的投诉中,关于域名投资类型的欺诈是最多的,可见其欺诈普及程度之广,受害者之众。更为人熟知的是,这类欺诈企业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触角伸到了每一个行业。而他们欺诈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域名、关键词等在电子商务中确实是比较重要的因素,比如,浙江一家生产眼镜的外贸型企业如果购买了“zhejiangyanjing(浙江眼镜)”这样的域名或关键词时,将可能没有任何营销效果。原因很简单,这家企业的国外客户是不会有兴趣以中文拼音查询相关信息的。在搜索引擎服务中,挑选合适的关键词也是电子商务营销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一项工作。但在相当多的时候,这些本来确实有用的因素,却被用来对中小企业进行欺诈了。

一般来说,一家企业只需要购买一个域名就可以开展电子商务,并不需要购买大量域名,除非这家企业根本不在乎购买域名的花费。随着域名炒家的投机行为日盛,有些特殊名称的域名被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打起了“域名投资”的主意,打着“投资域名可以赚钱”的旗号,怂恿中小企业主大量购买域名。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目的,这些企业开发出了所谓的域名产品,比如在中文域名销售中,这些企业要求客户购买所谓的一套域名,即以不同后缀结尾的域名,并且一次性购买10年。为了劝说客户购买,这些企业使用的办法多种多样,比如欺骗客户说一次性购买10年,域名名称的商标拥有者就无法通过申诉要回域名等。而为了让客户尽快购买,这些企业甚至推出了内部销售人员培训教材,教授销售人员如何通过唱双簧等手段诱使客户上当。一家企业还借助即时通讯软件的群组功能,在其上组织企业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人员集体学习唱“双簧”。

“双簧”说穿了很简单,就是不同地区的销售人员互相配合完成销售。比如,A地的销售人员在基本谈定一个客户的域名生意时,通知B地的同事,B地的同事便在约定的时间内向该客户打去电话,要求高价购买其手中的域名。客户一看生意上了门,当然心动,于是向销售人员购买多个域名。而当客户购买完域名后,他会发现,起初找他买域名的人已经消失了。

除以上的几种手法之外,还有要胁式销售,即销售人员打电话威胁中小企业:你们的域名已经被人抢注了,你们不付钱,域名就没了。

虽然域名确实有一些作用,但炒作域名就是风险极高的投机行为了。事实上,以中文域名为例,2005年左右,中文域名炒作到达了一个高峰,但到如今,能够成交的中文域名少得可怜,大量上当者购买了成批的“成套”域名,本来注册费用非常便宜,每年只需几百元一个的域名,却能做出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生意来,而上当者也遍布全国,本刊曾经报道过的内容也显示,此类欺诈每年给上当者带来数亿元损失。

如今,不止中文域名,连手机短信也开始跟进,开始了所谓的“短信网址投资”,其手法与域名炒作如出一辙。可以想见,这类欺诈企业真正的“产品”其实就是欺诈手法本身,而其所谓的“产品”,即域名、短信网址以及关键词等,不过是这些企业“产品”之外附加的添头罢了。

当前国内投资环境不理想,尤其是中小企业主,做企业获得了一些利润,却找不到好的投资环境和渠道,因此,投机行为日益严重,这是域名欺诈类企业孽生的温床。而从根本上来说,中小企业主投机心理作怪,也是他们上当的根本原因。要记住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防范此类欺诈,除了避免投机之外,要认清域名的一些基本常识。比如,同商标一样,绝大多数域名本身并没有附加价值,只有经过企业不断地进行市场推广,才开始具备价值。而已经经过了大量市场推广的域名,是不可能被他人抢注的。当前域名权重低于商标,抢注他人域名,将冒被商标拥有者起诉的巨大风险。域名最高注册年限为10年,只要你注册了域名,该域名没有发生所有权争议,那么,你保证每年续费,该域名就一直是你的。换一个角度,你已经是企业领导者了,还去炒作域名当黄牛,是不是很跌身份?